为民服务 甘之如饴
【人物名片】张学勤,先后获得宿州供水服务有限公司先进生产者、金牌客服维修员、城管局系统“激情之星”“城管好人”、宿州好人、宿州市道德模范、宿州市劳动模范、安徽好人、安徽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人物寄语】我是一名党员,遇到问题和困难,必须迎难而上,绝不能退缩。今后,我要带好年轻人,把自己的业务技能教出去,把吃苦耐劳、冲锋在前的供水人精神传下去。
在宿州,张学勤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所熟知,但他的绰号“赤膊哥”却几乎无人不晓。作为宿州供水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的维修员,他把用户利益放在首位,不辞辛苦抄表、修水,乐做群众的贴心人;作为“张学勤班组”负责人,他想企业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积极开展“延伸服务”,甘当优化营商环境的“急先锋”。工作37年来,张学勤始终兢兢业业、随叫随到、无怨无悔,成为宿州市供水系统的标兵。
说起“赤膊哥”这个绰号,还有一段来历。2015年1月21日上午10时许,宿州医学检验中心水管爆裂,张学勤接到公司热线的紧急维修单后,立即骑着电瓶车赶了过去。现场汪洋一片,一时无法判断漏水点。
“无论如何,都要立刻止住管道漏水。”时值寒冬,张学勤脱掉上衣,在水坑边摆几块砖头就跪了上去,光着胳膊伸进水中,摸索查找漏水点。
由于这段管网采用老式设计,他在水中摸索半天才找到闸阀。然而,要想拧动滑丝的闸阀很困难,他试了不知多少次,才将损坏的闸阀拆除。当安装好新闸阀时,他已泡在水里一个多小时,身体已被冻得僵硬,嘴唇直哆嗦,双手几乎拿不起钳子。
当时,旁边一位老大娘叮嘱他赶紧穿上衣服,到屋里暖暖身子。张学勤却回答还有下一个任务等着要干。
这样辛苦工作的场景,在张学勤的工作中可谓司空见惯。他没想到的是,当天赤膊修水的照片被群众传到网上,受到无数网友的点赞。宿州市委还号召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张学勤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客服维修”岗位业务多、任务重、人手少,经常要面对许多困难。日常工作中,对交办的每份维修单及接到的每一个用户电话,张学勤都会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排除险情。
由于维修工作的特殊性,周末和节假日往往是他最忙的时候。数九寒冬,居民家中用水问题较为集中,供水维修任务十分繁重,张学勤常常带水作业,全然不顾高血压和老寒腿的毛病。同事和家人都劝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不要太拼命了。”可他总是笑笑说:“用我的一点辛苦换来群众用水无忧,这就是最大的成就。”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营商环境,近年来,在宿州供水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张学勤组建了“张学勤班组”,全面延伸服务触角,打破产权服务界限,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供水服务,建立了从供水报装到稳定用水、水质保障、抄表收费、诉求处理、管网体检,直至水表销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赢得了企业用户好评。
宿州百大农贸批发市场是该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经营管理中,管理人员发现市场用水量过大,怀疑供水管网有暗漏,但限于自身技术能力,一直没有找出漏点在哪儿。去年11月,在宿州供水公司组织的优化营商环境暨为企服务座谈会上,该市场负责人提出希望供水公司帮助解决查漏难题的请求。张学勤主动请缨,带领“张学勤班组”成员,立即开展企业内部管网延伸探漏服务。
他亲自拿起探漏听筒,逐个道路、逐个地点开展探漏,最后发现了两处漏点,经过维修,彻底解决了问题。
“张师傅和他的团队帮我们排除了两处漏点,为我们挽回了每年约6万元的水损。”百大农产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关存卫说。
“工作了一辈子,马上要退休了,说实在的,我真舍不得。”张学勤动情地说,带好年轻人,把自己的业务技能教出去,把吃苦耐劳、冲锋在前的供水人精神传下去,是他最大的心愿。 安徽日报记者 何雪峰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杨军调研文明创建工作 02-10
-
2杨军接待信访群众 02-07
-
3广东省数字经济协会会长朱金周一行来宿考察 02-07
-
4宿州市投入“真金白银”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02-07
-
5杨军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01-3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