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注”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 “这套配墨系统无论是精确度,还是环保水平,目前在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日前,在位于宿州经开区的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动配墨车间里,副总经理李鹏向记者介绍。
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将设计图样、油墨相关参数输入电脑,一卷卷透明的包装薄膜在机床压辊上“闪”过,便显现出色泽鲜艳的图案。
“这样高精密机器生产出来的包装薄膜还需要检查质量吗?”记者询问。“一定要再检查。”李鹏带着记者来到另外一台高端机器前,只见带有压辊的庞大机器,“头顶”上有一个大屏幕,上面正显示着一张张带有图案的薄膜。
“这个叫检品机,我们从这里看。”李鹏边说边伏下身子,伸手指着压辊中间,“这里有个高清摄像头,只要把无瑕疵的成品输入电脑作为标准样,这个‘眼睛’就能迅速检测到任何一个有细微问题的产品。”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工艺的运用,让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功能性薄膜新材料和复合软包装,在10年的发展中掌握了薄膜新材料战略新兴产业的“独门绝技”,抢占了全国绿色环保软包装领域的新高地。
在公司厂房车间,“以科技为动力 以质量求发展”的标语随处可见。全体员工形成一个共识——好产品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攻克技术空白,自备高成长性,拥有行业绝对话语权,是作为制造企业的紫金新材料亟须掌握的“本领”。
10年间,公司在练好“内功”上下足了功夫,每年技术研发投入占全年销售总额的4%—6.5%。坚持引育并举,强化企业人才支撑。主动和高校对接,引进相关团队和科研人员,实现内部创新人才、外部新生力量的同步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部分膜材性能和品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公司已经培育锤炼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技术团队,拥有技术人员40余人,其中本科学历30余人,研究生、博士7人。研发专利技术40余项,并与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知名上市公司开展合作,产品被应用于食品、药品、日化、电子、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园区工作人员经常主动上门,讲解新政策,帮我们准备申请资料,获得政策红利。”李鹏对政府提供的企业发展环境,不吝赞美之词。在政策托举下,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该公司入选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50强,在2023年全省“新春第一会”上受到表彰。 (记者 刘文晴)
责任编辑:丁曼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宿州经济发展交出年度“成绩单” 02-09
-
2杨军接待信访群众 02-07
-
3广东省数字经济协会会长朱金周一行来宿考察 02-07
-
4宿州市投入“真金白银”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02-07
-
5杨军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01-3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