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燃梦想 创新赢得未来
12月11日,第十三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决赛在线上举办,共有72所高校2973名学生参赛,征集参赛作品2267件。本届大赛共评选出特等奖1件,一等奖13件,二等奖29件,三等奖80件,优秀奖100件。综合各参赛高校校内开展预赛、宣传推广、参赛作品获奖等情况评出团体优胜奖4个,优秀组织奖10个。(据12月12日《安徽日报》)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举办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可以提高年轻一代的科学素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积蓄力量。除了举办好各类相关的比赛外,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创能力。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园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等载体,介绍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国家的相关政策、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和参与创新项目的具体程序等内容,让广大学子全方位了解科技创新的有关知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多开设一些科技创新类的课程,鼓励感兴趣的大学生选修,在他们通过考核后,给予相应的学分;对于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的大学生,要给予实验场所、启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大学生在获得国家、省级科创奖项后,学校要进行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并让其他学子知晓,这样不仅能够肯定这些学生的辛苦付出,也能调动更多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
增强师资力量,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支持。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仅需要高素质教师的指导,而且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实验材料等物质条件。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可以通过提高科创教师的薪资待遇、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科创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完善科研场所设施、增加科研项目经费等措施,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李锋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信用宿州”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12-20
-
2杨军督导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12-15
-
3市政府考察团赴合肥招商考察 12-15
-
4宿州市持续巩固拓展健康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2-14
-
5王启荣率队征求市《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建议 12-14
-
6